通風管道多用在不標準的改造雞舍當中,這類雞舍一般檐高多為2米多,起脊的高度僅為1米左右,由網(wǎng)養(yǎng)改為籠養(yǎng)后,使用風窗通風會直接吹到雞籠上面,所以改為使用風管通風,以期減少冷風應激。使用風管與風窗的不同點在于,經(jīng)風窗進入雞舍的冷空氣,進入雞舍后就開始預熱。根據(jù)外界空氣溫度與雞的日齡需求,由負壓決定風的運行距離;而風管內(nèi)的冷空氣是得不到預熱的,只有從管內(nèi)出來之后冷空氣才開始與舍內(nèi)的熱氣混合預熱,要求風下落的速度慢一點,也就是預熱的時間長一點,這樣的空氣才是我們所需求的。
通風管進墻位置底沿與通風窗底沿齊平或者稍高一些,然后加兩個90度彎頭,和40厘米的短管,兩側通風管相互通連。管都是貫穿下來的,這是一種通風管的安裝,后面還有一種通風管的安裝管直徑為200毫米,上面孔的大小是在50毫米,間距150毫米一個,只要一排就夠用,在一條直線上,孔的方向面對風機,斜上45度。這樣配置冬季通風不用開通風窗,通風管進風量就夠使用。通風管打眼要求,打孔間隔10-15厘米,孔徑4-5厘米(160毫米的管打4厘米一個空,200毫米的管打5厘米一個孔)。
養(yǎng)殖專用通風管距籠頂高1.2-1.5米好,舍頂較矮的通風管可以沿雞舍頂方向,朝斜上。200管子,每小時進風量440立方,160管子,每小時進風280立方。在雞舍的部分不用太長,15米寬的雞舍,里面的管長在3-4米就可以管上的孔也是5厘米大小,10-15厘米一個孔單排,面向風機。兩面山墻的管如同凹凸的形式安裝不是相對應的,這個就是重點,有很多人按得都是相對的,如果管頭不貫穿,就不能相對。還有外面管的設計做個彎頭,以免起風灌風現(xiàn)象。
家禽養(yǎng)殖通風管 雞棚養(yǎng)殖通風管 濰坊養(yǎng)殖通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