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行業(yè)
印染行業(yè):純棉、滌棉、絲織品、化纖、麻、毛紡及其混紡物的軋光加工。
皮革行業(yè):人造革等的軋光加工。
塑膠行業(yè):PVC、ABA、PP、PT、PC等各種塑料。
造紙行業(yè):各種紙張的表面軋光加工。
冶金行業(yè):各種有色金屬的軋壓加工。[1]
加工工藝
一、組件焊接:
組焊內板、軸頭、襯套、堵板、內管等,內管做靜平衡50g之內,內管劃旋向線,焊扁鋼流道。
二、配車、裝、焊接:
配車內管、尺寸與外管過盈0.4mm, 兩幅板倒焊縫角15X30度,打磨內管,清渣、檢驗內管尺寸與外管內徑尺寸是否相適應,熱套到位,待冷卻收縮后,整體組焊。(注:45#鋼焊前加溫,焊后保溫)
三、退火、粗車、淬火:
退火熱處理,工藝調質,多重去應力,粗車留余量,做靜平衡,大于50g,需要計算借偏量,上車床借車。
淬火:表面硬度要求HRC58°—60°,輥面無龜裂紋。
四、精車、粗磨:
兩軸頭修頂針孔,兩軸頭對輥面跳動,<0.05,按圖要求加工長度到尺寸,外圓放余量,0.5—0.6。磨支撐圓做托架位,按圖要求磨輥面尺寸,Ra0.5兩軸頭對輥面跳動<0.02。
五、動平衡、電鍍、精磨:
做動平衡G40級,封堵透氣孔,做壓力實驗無泄漏,做水壓暢通實驗。電鍍硬鉻,單邊0.15鉻層均勻無針孔,脫落等缺陷。精磨兩軸頭,兩軸承擋對輥面跳動<0.01粗糙度0.8。其余軸頭各擋位磨到公差范圍。
六、磨砂、精磨鏡面:
用圓盤磨床磨砂輥面,檢驗輥面,無水波紋、螺旋紋、針眼、蒼蠅租等暇質。上拋光機床,拋輥面至粗糙度Ra0.01—0.005(光潔度達14級)做到超鏡面。鍍鉻拋光后硬度HRC62°。
材料
選用45#無縫鋼管、合金鋼、精鍛件或卷圓45#鋼管。
選材
1、鏡面輥一般都是選用45#鋼、合金鋼無縫管、精鍛件等材料,輥筒表面光潔度可以達到Ra0.01(光潔度14級); 2、輥坯選用專業(yè)進口合金鋼,根據(jù)不同的材質特性,設計了不同的流道結構形式;
3、可以在各類材質的表面進行鏡面加工,能確保輥筒表面的平直度、平衡度、不圓度、同軸度等達到要求;
4、冷卻或加熱溫差不大于±1℃,表面硬度HRC55~58,鍍鉻拋光后硬度HRC62,熱變形不大于0.01mm。
用途
首先,要在放卷裝置和收卷裝置之間設有起光機架,起光機架上裝有鏡面輥,鏡面輥的進布方向的機架上設有導布輥和展布輥,鏡面輥的出布方向的起光機架上設有冷卻輥,起光機架上設有與鏡面燙光輥配合的一個或兩個壓輥,在壓輥的周邊設有支撐輥和糾偏裝置,在壓花輥、支撐輥和糾偏裝置外包裹有毛氈圈,在壓輥的兩端設有壓力調節(jié)機構。
該起光裝置主要用于人造革的表面燙光,增加成品革表面檔次,增加表面的光澤和光亮度,也可造成皮革表面花紋高起的地方光亮,溝底的地方不亮的效果。用一個大直徑的超鏡面加熱輥輪用耐熱毛氈內的壓力輥將人造革和鏡面輥貼合,通過調節(jié)對人造革的壓力、溫度和熨燙時間來調節(jié)人造革的表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