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際能源署(IEA)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5年中,60多個國家對一次性塑料制品實施禁令或征稅,中國、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甚至開始將“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數(shù)千年后的考古學家挖掘到我們這一時代的地層時,會不會發(fā)現(xiàn)里面塞滿了不朽的拋棄物,如瓶蓋、包裝紙、吸管和打火機——一個被垃圾所噎死的文明?”蘇珊·弗賴恩克爾在她的著作《塑料——有毒的愛情故事》中,提出了一個悲觀的預言。
如今,為了避免“”一語成讖“”,全世界各國又站在了一起。
—1 —
全球限塑難逃公地悲?。?/strong>
塑料污染全面拉響警報,各國紛紛投入了這場“白色之戰(zhàn)”。
國際能源署(IEA)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5年中,60多個國家對一次性塑料制品實施禁令或征稅,中國、美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甚至開始將“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
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大會更是多次設置會議專門討論與制定細則,來解決這個全球共有的“白色癌癥”難題。第五屆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大會續(xù)會通過《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是自《巴黎協(xié)定》簽署以來環(huán)境多邊協(xié)議取得的最重要的進展,它也是對未來世代保險共識的約定,全球“限塑令”從此有了法律約束。
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認為,這項決議體現(xiàn)了三個共識:第一,設立一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并于今年投入工作;第二,著眼于塑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而不僅僅是末端管理,這意味著要在設計階段就將塑料產品的重復使用和回收利用納入考量,并且對塑料污染提出多樣化的解決方案;第三,加強國際合作,促進技術提升、能力建設與科技的交流合作。
不過,中國海洋大學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崔野認為,塑料污染是典型的“公地悲劇”問題,此前雖然也有很多國家對此做了正向的宣示和表態(tài),但在這些宣示的背后,對其真實的治理意愿還有待進一步的考察。特別是當國際公益與國家私利發(fā)生沖突時,其參與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意愿就會急速減弱,這一點可以從美國和日本拒絕同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簽署《海洋塑料憲章》中看出。
此外,不同國家在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上存在的差異,使得由所有國家同時、同步推進塑料垃圾治理的難度較大。治理需求與治理資源的分布失衡更是加大了這一難度。
比如,科學研究表明,東南亞海域的塑料垃圾污染情況極為嚴重,且這些塑料垃圾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過往船只的傾廢,以及發(fā)達國家向該海域沿岸國家的越境轉移。這要求沿岸國家與域外發(fā)達國家共同承擔起治理責任,調動各種資源向這一地區(qū)集中,以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中的主要矛盾。
然而,崔野指出,全球海洋治理的政治屬性使得應然的期待并未轉化為實然的舉措:一方面,該海域沿岸多為發(fā)展中國家,可運用的資金、裝備、技術、人力等資源十分有限,且發(fā)展經濟與保護環(huán)境之間的協(xié)調難度巨大,致使其難以在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上充分投入;另一方面,治理資源更為豐富的美歐等海洋強國距離這一海域較遠,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它們更加關注本國或本地區(qū)海域的治理,未能對這些治理資源薄弱的國家提供實質性援助。
—2 —
品牌企業(yè)的行動
人類是否能解決自己制造的麻煩?
著名管理學學者彼得·德魯克在《把社會問題轉化為商業(yè)機會: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新意義》一書中給出的答案是:把社會問題和社會需要轉化為可以盈利的商業(yè)機會。這或許是對于人類解決塑料危機最樂觀的估計。
實際上,世界知名國際企業(yè)也確實意識到其肩負的社會責任,紛紛站在了限塑禁塑的第一線。比如,2018年夏天,星巴克宣布,其全球所有店面在2020年前淘汰一次性塑料吸管;聯(lián)合利華承諾到2025年,把塑料包裝的使用量減少10萬噸以上,并加快再生塑料的使用;2021年,可口可樂宣布推出一款百分之百由植物基塑料制成的瓶子……
各大電子品牌加速推進再生料使用。聯(lián)想承諾到2025年,全線計算機產品100%含有再生塑料,累計使用量達到13萬噸;惠普計劃到2030年,在惠普產品和包裝上實現(xiàn)75%的資源再利用率,在產品設計中采用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戴爾計劃到2030年,客戶所購買的每一種戴爾產品,都將含有重復使用或同等回收材料,產品包裝將100%由回收材料制成,50%以上的產品也將基于“回收或再生材料”而制;三星2022年的產品線將配備SolarCell遙控器,該遙控器由回收材料制成,該材料也可用于該品牌的電視和顯示器……
多家車企也開展再生塑料在汽車行業(yè)的應用。彼歐與道達爾能源于今年4月初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將聯(lián)手設計和開發(fā)由循環(huán)再生聚丙烯制成的新型塑料材料;雷諾今年新上市的Mégane E-TECH Electric車輛內部,儀表板、中控臺、頭枕和地毯等許多部件均使用回收材料制成;近日,佛吉亞與威立雅簽署合作研究協(xié)議,將共同開發(fā)用于汽車內飾模塊的創(chuàng)新化合物,目標是到2025年,在汽車內飾模塊中平均使用30%的回收成分。起亞汽車(Kia)計劃到 2030 年將其在成品車中的再生塑料使用率提高到 20% 以上……
未來留給這些企業(yè)的命題還有很多,但它們必須成為通往無塑料和氣候安全的未來引領者,因為它們有能力、手段和資源來將這一愿景變?yōu)楝F(xiàn)實。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富嶺股份IPO發(fā)行,募資6.61億,年產2萬噸可循環(huán)塑料制品
2024年11月20日,富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嶺股份”)獲得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的IPO批文,同意其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的注冊申請- 2025-01-14 10:39:34
- 15795
-
行業(yè)運行整體穩(wěn)中向好!2024年1-11月塑料制品行業(yè)生產情況
2024年1-11月,全國塑料制品行業(yè)產量6986.6萬噸,同比增長3.3%。- 2025-01-07 14:22:15
- 18226
-
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48)2024年度年會在北京召開
12月26-27日,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8)2024年度年會在北京召開,相關領導、專家、委員近30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TC48副主任委員黃志剛主持。
- 2025-01-03 10:32:34
- 16848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